安全生产月 | 医疗卫生危险化学品知多少

2021-06-08


医院里有危化品吗?危化品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接触到危化品该如何处理?一起来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吧!

一、什么是危化品?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分几类?

分三类:易燃、易爆、腐蚀。

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放射性物质等等。

三、医院常见易燃易爆物品及危化品有哪些?

医院常见的有酒精、甲醛、乙醚、二甲苯、冰乙酸、苯酚、氧气钢瓶,医学仪器检测用的氩气、氮气钢瓶,双氧水,硝酸,硫酸,氢氧化钠,放射性物质等等。这些易燃易爆品及化学危险品通常分布在医院的检验科以及病理科。

四、易燃易爆物品及化学危险品的存储于保管

1、易燃易爆及化学危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储存室内,设专人保管并做好领用和使用登记记录;容器或外包装上有明显标识。

2、易燃易爆及化学危险品专用储存室,应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物品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防晒、灭火等安全措施。

3、易燃易爆及化学危险品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登记,入库后必须定期检查。储存易燃易爆及化学危险品的储存室,严禁吸烟及使用明火,应配有灭火设施。

4、使用易燃易爆及化学危险物品者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有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具。

 

崇川区副区长周卫平,区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瞿茂森带队检查我院安全生产工作

五、医院危化品如何防护?

易燃易爆物品:易燃易爆液体应在铁皮箱中储存,当易燃液体总量大于5L,应放入安全柜中储存。分装时应有明确的易燃和可燃性标记,工作储备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应远离明火和其他热源,并备有灭火装置,大量储存是,应放于防爆柜中。

腐蚀物品:腐蚀危化品应分别储存与耐腐蚀的货架,且不得存放于水槽内,防止潮解。在使用腐蚀性物品场所的工作人员,应穿戴围裙、手套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使用之前应安排好处理容易破碎或溢出的物品的容器。

六、医院危化品防范与对策

风险 ①

6月气温升高,易挥发液体、高温易分解出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

✦ 对策:加强安全管理,确保低闪点液体、易挥发液体、高温易分解出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气体物料的安全存放;严格落实储存场所隔热、降温、通风规定,及时对危险化学品仓库、设置防晒、库房通风等防护措施;加强维护保养,确保灭火设施、气体检测报警等安全附件完好。

风险 ②

温度升高,易燃液体、气体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受热体积易膨胀,使容器内部压力增大,若压力容器或管道故障,易发生跑、冒、滴、漏或炸裂现象,引发事故。

✦ 对策:加大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钢瓶等设备设施检查力度,定期对压力管道与设备法兰连接部位,焊缝部位进行检查;持续做好日常巡检和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确保生产设备设施、各类安全附件、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报警联锁等有效投用。

七、危化品接触后的处置方案
1、 化学污染
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2、 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
皮肤若意外接触到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
若化学物质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
3、灼伤
3.1 碱类灼伤
皮肤:应立即用洗眼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失为止,再用1%-2%醋酸或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
眼睛:被碱灼伤时应先用洗眼器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2%-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
3.2 酸类灼伤
3.2.1 一般酸灼伤
皮肤:被一般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彻底冲洗后可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
3.2.2 浓硫酸灼伤
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
3.2.3 强酸灼伤
强酸溅入眼内,用洗眼器冲洗时应拉开上下眼睑,使酸不至于留存眼内和下穹窿中,立即送医院眼科治疗。

 

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办法(试行)
第三条  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当明确本企业每一处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操作负责人,从总体管理、技术管理、操作管理三个层面对重大危险源实行安全包保。
第七条  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当在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标志位置设立公示牌,写明重大危险源的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姓名、对应的安全包保职责及联系方式,接受员工监督。
第九条  危险化学品企业应当建立重大危险源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的安全包保履职记录,做到可查询、可追溯,企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应当对包保责任人履职情况进行评估,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与绩效管理。